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孔子学院)工作联盟第一次理事会暨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培训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6-19

2025年6月19日至21日,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孔子学院)工作联盟第一次理事会暨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培训会在呼和浩特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会议于6月19日上午正式开幕。自治区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尤俊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贾美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孔子学院)工作联盟章程》及《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孔子学院)工作联盟三年行动计划》,为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的规范运行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开幕式主旨报告环节,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吴应辉教授围绕“内蒙古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体系构建与学科建设”作专题报告,提出了建设本地区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发展数字教育平台、配合区域中文标准建设等六方面的重点任务,为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方向。随后,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的代表依次交流了各校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经验与成果。

此次培训会设有专题讲座,邀请多位国内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授课。6月19日下午,吴应辉教授以《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为题,从全球中文教育发展趋势、政策变化、教学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深入讲解;大连外国语大学安晓燕副教授围绕“国际中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作专题报告,明确了国际中文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及成长方向。

6月20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吴勇毅教授先后就《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和《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进行系统讲解,深入阐释了国际中文教师能力建设的重要内涵和国际中文课程标准化发展的路径。下午,北京大学姚骏副教授以《数智化时代下的国际中文教育》为题,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与未来前景。海南师范大学孙丹教授则从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实施两个维度,分享了基于教学理论的课堂实践方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6月21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梁宇教授分别作《国际中文教育学术论文写作与审稿标准》和《国际中文教学资源的选用与研发》两场专题报告,从学术研究规范、资源建设路径等方面,为过国际中文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提供了明确指导。梁教授还系统分析了当前教学资源的发展现状与选用标准,进一步增强了参训教师对国际中文教育教材和课程资源的理解与掌握。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安排紧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增强了国际中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养和实践能力。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会议搭建了区域高校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拓宽了学术视野,提升了专业水平,为推动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议在热烈、务实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未来,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孔子学院)工作联盟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重点任务,强化协同联动,推进内蒙古国际中文教育在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作出新的贡献。